《法制晚報》19日、20日連續兩天推出《寶坻未檢疫豬肉繞道進京》暗訪報道。記者發現,天津寶坻私屠濫宰死灰復燃,私屠濫宰豬肉繞開檢疫通道流入北京。18日晚,豐臺食藥監局執法大隊聯合4部門對豐臺豬肉批發窩點進行了查抄。
天津市寶坻區高家莊鎮后西苑村私屠濫宰的情況為我們留下很多問號。
并不需要隱秘的“鄉間小路”,只要繞過白鹿收費站,從收費站出口沿五環路行駛,注水豬肉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流進北京市場。為什么各種關卡形同虛設?
該村的私屠濫宰早在2006年5月就被發現,記者曾遭到不法商販的圍毆;2007年11月,海淀區工商、衛生檢疫部門曾查獲一批未經檢驗檢疫的“黑豬肉”,它們也正是來自該村。這么多年過去了,老地方的老問題怎能一直存在?
《法制晚報》記者與執法人員早先去查抄竟“撲了個空”,是有人事先走漏了消息?是瀆職、監管不力還是有地方保護、利益鏈的存在?
“黑豬肉”進京后,是如何被端上餐桌的?是通過餐館還是早市、菜市場?這些地方都該有工商、衛生等諸多部門盯著,是誰放了“黑豬肉”一馬?
對于不法商販而言,只需“繞行10公里”就可以躲開監管,這樣的成本實在太低,而受到威脅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健康與生命。顯然,從生豬的飼養、收購、運輸、屠宰,再到注水肉的進京、分割、銷售,任何一個環節的監管若給力,黑豬肉都不會進入我們嘴里。
——摘自鳳凰咨詢
如何鑒別豬肉是否注水
用眼看,豬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發亮,瘦肉組織松弛,顏色較淡;用手摸,注水豬肉由于沖淡了體液,所以沒有黏性;用刀切,注水豬肉彈性差,刀切面合攏有明顯痕跡,如腫脹一樣;用紙試,卷煙紙貼在瘦肉上,過一會揭下點燃,有明火的,說明紙上有油,肉沒有注水,反之則是注水的。將衛生紙貼在剛切開的切面上,不注水的豬肉,一般紙上沒有明顯浸潤或稍有浸潤,注水的豬肉有明顯浸潤。將普通薄紙貼在肉上,正常鮮豬肉有黏性,紙不易揭下,注水豬肉沒有黏性,很輕易揭下。